為了響應國家“綠色”儲糧的號召,促進儲糧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山東齊河國家糧食儲備庫對28號倉進行倉房改造,由原來的豎向通風改造為橫向通風。
橫向通風原理
高大糧堆具有各向異性的特征,氣流從不同的方向穿過糧堆時單位糧層阻力存在差異。對于大多數糧種,氣流沿平行倉房地面的方向穿過糧堆的單位糧層阻力小于垂直方向,因此氣流的沿程長度增加,但糧堆的通風阻力也在允許范圍內。橫向通風根據上述通風特點,采用吸出式通風,使氣流在壓差的作用下沿平行倉房地面的方向穿過糧堆,達到通風的目的。
橫向通風的主要技術要點:風道上墻,機械作業,全程覆膜,負壓通風。
橫向通風管網包括倉房檐墻兩側的通風口、主風道、固定安裝于檐墻內壁的支風道等,在倉房外一側連接風機,采用吸出式通風,使膜下糧堆形成負壓,外界氣體在壓差的作用下從倉房外另一側通風口進入并橫向穿過糧堆,從而對糧堆進行橫向降溫通風、均溫均濕通風、食品級惰性粉氣溶膠害蟲防治、環流熏蒸等各項作業。
采用橫向通風技術,避免風道反復裝拆作業,有利于大型機械化進出倉設備作業,在發揮高大平房倉維持糧堆穩定性的固有優勢的基礎上實現進出倉全程機械化,顯著提高了進出倉效率。與豎向通風方式相比,橫向通風途徑比小,氣流通過糧堆的路徑長,濕熱交換能力大大增強,在較小的單位通風量下,就能取得理想的降溫效果。
橫向通風的要求
橫向通風系統可以應用于各儲糧生態區24米及以下跨度的散裝平房倉。
橫向通風系統倉房的糧堆表面應采用薄膜進行密閉,糧面及大門的薄膜密閉結構宜采用雙槽管。
橫向通風系統的通風口應為圓形,直徑不小于600mm,應有隔熱措施和防銹處理。主風道采用厚度不小于3mm的冷軋鋼板制作,內設加強肋,整體鍍鋅處理。支風道分布要均勻,間距為2.5-3.0m,兩端支風道距離山墻宜不大于1m,支風道頂端應低于糧面200-500mm。支風道全程開豎向長條孔,開孔尺寸2.2*20mm,支風道通風籠型號500*3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