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國內小麥市場基本延續上月下旬以來的走勢。新麥價格整體雖然維持穩定,但部分地區價格仍然穩中走弱;陳麥市場購銷清談,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參與度不高。
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8月6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2341元/噸,周比跌14元/噸;2015年第30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38.92,周比下跌0.10%。截止8月7日的一周,周初小麥監測均價2496.67元/噸,周末小麥監測均價2493.33元/噸,跌幅0.13%。
從當前小麥市場來看,受供給充足、需求不旺的大環境制約,小麥市場看空心態仍占上風。由于短期內利好因素難覓,麥價將會以穩中偏弱為主,市場恢復仍需以時間換取空間。
新麥價格弱勢延續,臨儲啟動起色不大
進入8月份以來,國內新小麥收購市場購銷依然不溫不火,收購進度平緩偏慢,收購價格穩中走弱格局延續。盡管安徽省啟動省級小麥臨時收儲政策,但對整體市場的促動作用有限。
當前,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北部由于小麥質量較好,收購價多在1.19-1.22元/斤,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0.02-0.03元/斤;河南中部、東部、山東西南部小麥收購價多在1.18-1.2元/斤,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0.01-0.02元/斤;安徽北部、江蘇北部、中部符合質量的收購價多在1.16-1.19元/斤,與上月同期相比降0.01元/斤左右;而不完善粒較高的小麥收購價格多在1.08-1.1元/斤,價格依然偏低。
盡管安徽省啟動省級小麥臨時收儲,但據市場反應,近日收購量有所提升,不過由于小麥質量普遍偏差,價格仍然較低,全省新小麥價格走弱趨向依然明顯。進入8月份的第一周,該省三等混合小麥收購價113.47元/50公斤,較上周跌0.92元/50公斤,跌幅0.80%;出庫價115.68元/50公斤,較上周跌0.96元/50公斤,跌幅0.82%。
近期,南方銷區面粉加工企業采購國產小麥數量仍然有限。當前廣東地區各港口2015年新產普通小麥港口報價均在2490-2520元/噸,2015年產優質白小麥9023廣東港口報價2560-2570元/噸左右;福建福州港口2015年產普通小麥到港口報價2490-2500元/噸左右,新產優質白小麥到港口報價2550-2570元/噸。
收購進度平緩偏慢,影響因素仍然存在
截至8月5日,河南、江蘇等9個主產區糧食企業收購新產小麥513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293萬噸。
從市場收購看,受小麥市場供給充足而需求疲弱的影響,市場各主體對后市小麥行情看淡,收購積極性依然不高。如截至7月31日,河南省按市場價收購69.9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7.6億公斤。
從托市收購看,國家托市收購政策執行仍舊嚴格,收購數量下滑更是相對當明顯。截至7月31日,河南省按最低收購價收購71.9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31.2億公斤。
從當前各省的收儲進度來看,各地恐難達到指標,大部分地區小麥貿易商也反應當地托市糧庫庫容已滿,再加之南方麥區集中收購已基本結束,估計后期托市收購數量很難再有大幅度的提升。
面粉價格基本穩定,麩皮價格重返跌勢
由于面粉市場仍處季節性消費淡季,制粉企業銷售情況普遍不理想,經銷商采購有限,面粉價格繼續受到壓制。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08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1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14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14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040元/噸。
近段一個月以來,麩皮價格忽上忽下,給市場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在經歷了5、6月份價格低迷之后,進入7月份麩皮價格快速走高,從6月底的大約0.55元/斤一躍漲至7月中旬的0.75元/斤,個別地區甚至突破0.8元/斤的區間高位。但7月下旬以來,隨著飼料企業補充庫存基本完成,市場需求有所下降,麩皮價格又重返跌勢。
當前,河北石家莊麩皮出廠價為1180元/噸,山東濟南1240元/噸,河南鄭州1300元/噸,江蘇徐州1360元/噸,安徽宿州1400元/噸。10多天來下降了40—180元/噸,麩皮價格又重回6月底的區間。
8月7日,河南鄭州中等白麥采購成本2420元/噸左右,特一粉出廠價3140元/噸,麩皮價格1300元/噸左右,加工每噸小麥費用200元,理論利潤預估為80元/噸。
臨儲投放略有減少,成交狀況依然低迷
由于市場處于新小麥上市時期,再加之面粉市場行情偏弱, 陳麥市場購銷繼續延續清淡,大多表現有價無市。當前,河北石家莊地區陳小麥進廠價為255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陳小麥進廠價為248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陳小麥進廠價為251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陳小麥進廠價為242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陳小麥進廠價為2460元/噸。
8月4日,國家舉行第420批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會。安徽、河南兩市場共競價銷售托市小麥114.77萬噸,環比減少0.05萬噸,投放數量出現下滑;共成交0.46萬噸,較上周減少0.74萬噸;成交率為0.4%,環比下降0.65個百分點。
分市場看,安徽市場計劃銷售政策性小麥84.76萬噸,環比減少6711噸,實際成交2427噸,成交率為0.29%,環比下降0.79個百分點。
河南市場競價銷售最低收購價小麥30.01萬噸,成交量和成交率為0.22萬噸和0.74%,成交量比上周減少0.07萬噸,成交率比上周下降0.23個百分點,成交量和成交率創今年新低。
8月5日國家臨儲進口麥拍賣會計劃銷售存儲于浙江、青海的2013年美2號軟紅冬麥12261噸,實際成交665噸,成交率5.42%,成交價2550元/噸。
整體上看,由于當前小麥行情保持穩中偏弱走勢,導致小麥拍賣市場的參與度不高。市場預計,后期政策性小麥成交仍將保持低迷。
看空心態仍占上風,市場回暖須有時間
從當前市場來看,市場各主體對小麥后市行情看淡的占據上風,估計短期內小麥價格仍將以穩中偏弱為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長期的市場的影響因素恐怕要重新審視。筆者估計,9月份以后乃至第四季度小麥行情或會有所好轉。
一是要理性看待今夏小麥收購進度慢的問題。今年夏收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與上年同期相比顯得偏慢,但與往年同期相比收購進度并不慢。從近年來的夏糧收購情況看,2014年夏糧收購必定是個個例。2014年新產小麥上市后,無論是國家托市收購還是市場收購均較積極,導致新小麥收購量不僅創2006年托市收購以來最高水平,也是最快水平。
截至8月5日,河南、江蘇等9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收購新產小麥5138萬噸,收購雖然慢于上年同期,但仍然高于2013同期的4452.6萬噸、2012年同期的4770.3萬噸及2011年同期的3962.6萬噸。
二是小麥質量問題依然是影響后期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年以來,多地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使得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品質較往年大幅下降,尤其是南方麥區部分地區質差小麥比重偏大。隨著后期收購的持續進行,合格小麥數量將會不斷減少。如河北受環境、氣候等因素影響,小麥品質穩定,質量有明顯優勢,一些貿易商認為所收購的小麥并不擔心賣不出去。
三是炎熱天氣過后小麥市場需求將會逐步回暖。今夏小麥市場與往年同期相比偏弱,既與今年托市收購執行標準嚴格、政策拉動作用減弱有關,也與當前高溫天氣、面粉市場需求疲弱、制粉企業開工率偏低、收購積極性不高有關。根據往年情況,9月份以后面粉市場將會逐漸升溫,一般在中秋節前后達到高點。原因是隨著天氣轉涼,面粉批發商、消費者的存貨量會增加,加之大中專院校已陸續開學,集團消費增加,將會直接帶動面粉采購量加大。另外,今年夏收制粉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大部分企業當前庫存較往年偏低。隨著制粉企業開工率的提高,企業的補庫將會將會拉動小麥市場逐步回暖。中后期的小麥市場雖難以樂觀,但也不至于過度悲觀。
轉載自:中華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