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國內小麥市場行情整體延續弱勢。新小麥收購活躍程度降低,收購價格穩中偏弱;陳麥市場購銷清談,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與成交率維持低迷;受全球小麥供應充足、需求疲弱的影響,美國小麥期貨價格繼續走低,現貨月合約逼近三個月低點。
常規上看,國內小麥市場素有“金九銀十”的通俗說法,市場價格也多會在此段時間出現階段性走高。筆者認為,受需求回暖的影響,9月份小麥市場行情或會有所好轉,但由于市場供給充足的整體局面難以實質性改變,往年同期市場階段性上漲的行情或難以出現。
新麥收購進度放緩,局部政策提振有限
相較于7月份,主產區新麥收購進度進一步放緩。盡管安徽省啟動省級小麥臨時收儲,河南出臺了2015年不完善粒超標小麥的銀行貸款給予適當貼息政策,但由于主產區大部分企業新麥收購基本結束,對市場的整體提振作用相對有限。
截至8月20日,河南全省累計收購小麥170.2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30.6億公斤。其中:按最低收購價收購80.2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23.9億公斤;按市場價收購90.0億公斤,比上年同期減少6.7億公斤。
截至8月21日,安徽省全社會累計收購小麥872.71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230.17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444.3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305.46萬噸;按最低收購價收購368.82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295.21萬噸。
9月麥市或有好轉,往年行情或難出現
上年8月下旬以后,受中秋節前采購增加、市場糧源減少影響,制粉企業普遍反映市場收購難度加大,各地小麥價格漲勢明顯。至9月底主產區小麥價格相比7月末的小麥收購價格平均上漲了0.02-0.05元/斤。
一般來講,9月份是傳統意義上的面粉銷售旺季,隨著國內面粉市場需求逐步回暖,以及中秋、國慶節假期的到來,制粉企業開工率將會不斷提高,采購小麥的積極性將會隨之增加。筆者認為,9月份小麥市場行情或會有所好轉,但由于市場供給充足的整體局面難以實質性改變,往年同期市場階段性上漲的行情或難以出現。其原因:
一是中長期小麥市場供給并不缺糧。機構預計,2015年小麥總產量約為2310億斤,2015/16年度國內小麥消費量約2297億斤,雖然口糧需求隨人口增加繼續增加,但由于年度飼料用小麥數量下降,小麥新增供需結余約45億斤,供需關系繼續改善。
二是托市收購對后市擠壓作用減弱。今年新麥上市以來,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不高,雖然國家在主產區部分地區啟動托市較早,但由于小麥質量問題收購狀況并不理想,收購數量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流通領域小麥積壓數量較高,往年由于市場階段性供給偏緊所導致的行情不易出現。
三是市場需求難有明顯的改觀。受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制約,我國小麥面粉市場“麥強面弱”的矛盾一直相當突出。雖然9月份以后的市場有望不斷回暖,但從往年的經驗看面粉總體行情仍大體穩定,節日提振效果也沒有對市場帶來大的價格波動。估計制粉企業在上下兩頭受到擠壓的市場環境下,做多小麥庫存的欲望不會很高。
四是進口小麥仍在擠占市場需求份額。自5月份以來,國內小麥進口已連續3個月大幅增加。7月進口小麥30萬噸,同比增151.6%。小麥進口數量的增加,無疑將會擠占本就疲弱的國內市場需求份額,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對國產小麥的需求份額。
轉載自中華糧網
